發(fā)布日期:2019-09-23
教學心得(合唱老師? 周苑媛)
2019年8月12日—2019年8月22日,第七屆中國文化海外行——“一帶一路”經緯印尼營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文橋三語學校舉行。這也是由華僑大學承辦的第三屆。本人很榮幸的作為本屆的合唱指導教師參加了此次活動,其中感觸良多!
開營儀式后,我們便開始了正式教學。此次的教學分三個組別,分別是:高中組、初中組和小學組。每個組別每天兩節(jié)課,需要分聲部學唱一首作品,并在8月21日的閉營慶典中表演,可謂時間緊任務重。
高中組,我給同學們最初準備的曲目是《鼓浪嶼之波》,但在教授2小節(jié)后,我發(fā)現同學們對原本我認為旋律優(yōu)美,又朗朗上口的這首曲子并沒有太大的興趣,且對此曲歌詞的讀誦,同學們也表示較難掌握。于是在開課15分鐘后,我及時調整了原定教學內容,拿出了我的第二備選曲目《學貓叫》。該曲剛一拿出,我僅范唱兩句,馬上獲取了全班同學的所有共鳴,不曾想到中國的網紅歌曲在印尼也受到了同學們的極度喜愛。很快我和同學們商議決定學唱該曲目,分為男女二聲部對唱加表演唱的形式。因為是二聲部對唱又加表演唱,這對于母語是中文的孩子們在短短一周內完成都會是一個挑戰(zhàn)。但是由于同學們的高度學習熱情,他們自發(fā)參與表演唱動作編排,使該曲目在最后的演出中取得了全場上下轟動的效果。
初中組,給同學們準備的曲目是《游子吟》,一首唐詩后由谷建芬老師編曲的二聲部合唱曲目,匯報演出時帶動作完成。這首唐詩同學們在學習讀誦時,起初在理解上有困難。經過講解后,同學們在后面的動作練習中能夠聯系意境表演。初中組也許因為青春期的緣故,是三個組別中最難教授的班級,特別是男生組。男生組在學習中,普遍表現出倦怠,思想不集中的現象。于是在教學中,我采用分段落,分組授課。每個組別將規(guī)定段落學好后就可以休息,這樣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
小學組,同學們學唱的是《蟲兒飛》,一首充滿陽光且富于表現力的作品。小學組的同學們中文不是很好,但因此曲歌詞朗朗上口,且多為押韻,同學們在學習讀誦時有板有眼。小學組的同學們紀律性很好,活潑可愛,喜歡問問題,對中國充滿好奇。課間總喜歡問我各種關于中國的問題。由于孩子們的接受能力強,我在教學中將原有的二聲部演唱豐富為二聲部加輪唱,且表演時加入隊形變化的形式。
三個組別的學習課程總共4至5節(jié),總彩排走臺1次,接著的就是上臺表演。在如此短暫的教學中并未對每首曲目教授非常詳盡。但同學們在整個學習中都表現出了對中國文化的好奇與喜愛。從同學們的逐漸主動用中文和我對話,到最后演出結束后同學們抱著我熱淚盈眶的說希望有天能到中國再次見到我,這些都能感受到通過培訓班,使同學們對中國多了份憧憬,對中國文化多了份興趣。在我們本次文化行的教師團隊拜訪中國駐登巴薩總領館時,當我第一次用帶有國徽的水杯喝水時,切身感受到作為一名中華文化傳播者的驕傲與責任。我定不負重托,勵志將不斷學習提高自己,對中華文化傳播事業(yè)竭盡全力貢獻終身。